江苏中高职学校推进职业道德教育

2018-12-13 10:07:14

江苏中高职学校推进职业道德教育践行立德树人,构建“三段渐进、四条途径、全程体验”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

    “三段渐进”,即在三个年级安排侧重点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第一学年,结合思想品德等课程开展“职业道德知识专题学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第二学年,结合专业课进行“行业职业道德的学习与体验”,掌握行业规则,认识行业职业道德对于行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第三学年,结合见习实习,通过分析、纠正职业生活中复杂的职业道德现象,提高学生的判断力与甄别力,使其初步形成职业理想。三个阶段相继相融,共生互促。

    “四条途径”,指以专题教学、专业渗透、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四类活动作为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专题教学包括“思政课”等现有课程、辅以专题讲座与开发微型课程;专业渗透通过开发专业课教学中隐含行业职业道德的资源,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校园文化通过校训精神的凝练、校园环境布置、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社会实践通过见习、实习和社会服务等途径,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悟、思考行业职业道德,促进职业道德的内化。

    “全程体验”,即职业道德是职校学生三年里都要学习的内容。课题组指导职业学校深入开展行业调研,提炼出某一职业从业人员所要遵循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将其反映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中,编写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职校生特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教材。依行业分类开设职业道德课程,在突出诚信、敬业等共性内容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某一行业的特殊性职业道德教育。

 指导不同学校确定“各从其类、满足需求”的发展目标。

    课题组鼓励、支持和指导不同职业学校依据“同级类差”和“同类级差”原理,因校制宜、因业制宜、因生制宜,确立学校发展目标,根据地域特点和自身优势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如苏南学校,培养目标立足服务当地产业,主要瞄准高新科技;苏中学校,培养目标服务沿江经济带,重点发展重化工专业;苏北学校,培养目标是服务地方脱贫攻坚,发展短平快专业。

    学校在确定发展目标时,还要考虑把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个人需求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升学、就业、创业三条通道。面对学生的升学需求,培养目标要定位于打好基础、立足发展;面对学生的就业需求,培养目标则强调德知技融合发展、职业素养高;面对学生的创业需求,培养目标中要强调有创业精神、懂创业实务。总之,要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为学生的多元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构建“课证行赛、层类交互、学用融合、多导多选”的课程体系及实施程序。

    “课证行赛”就是把职业证书要求、行业岗位标准、技能大赛内容和学校课程融合在一起;“层类交互”指的是课程内容既有层次上的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也有类型上的专业课、基础课、文化课;“学用融合”既指内容编排上理实并重(在“专业技能必修课程”和“任选课程”中都设置实践性内容模块),又指教学方法上的理实一体,还指课时分配上的理实均衡,比如专业技能课(含顶岗实习、专业认识与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占总课时数不低于50%;“多导多选”指的是多导师指导学生多元、多次选择,职业学校组建由成长导师(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课程导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专业导师(协助学生选择专业与职业方向)、就业或升学导师(为学生提供就业或升学咨询与指导)组成的导师团,指导学生依据《学习成长指导手册》,借助网络平台,对专业、课程、职业、升学就业进行多次选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