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

重点基地巡礼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打造体育人才培养的“龙头”和“蓄水库”

2022-04-11 13:38:25 icanlp04

在十三届全运会的赛场上,由市体校培养输送的运动员为上海代表团争金夺银,捷报频传。有着58年历史的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已连续第四轮获评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这所体育人才的摇篮正以“体育即教育,成长在体校”为办学办训理念,不断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有用人才。

中职高职学校

后备人才培养的龙头与蓄水库

成立于1959年的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是一所学训结合的寄宿制学校,学校开设从小学四年级至中专(含高中)三年级的19个文化教学班,设女足、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棒球、垒球、田径、游泳、击剑、柔道、现代五项13个青少年运动项目,现有学生运动员546人,教职员工237人。学校先后培养了刘子歌、庞佳颖、孙雯、朱琳、王仪涵、许昕等一大批在国际赛事中摘金夺银的世界冠军和世界级选手。经学校培养走向世界体育舞台的陆元盛、杨明明、孙海平等一大批教练员,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里约奥运会周期的国际国内大赛中,由市体校输送的运动员相继取得了骄人战绩,其中:许昕获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男子团体金牌、2013-2016乒乓球世锦赛和世界杯7项冠军;王仪涵获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单打第五名、2013-2016期间羽毛球尤伯杯和苏迪曼杯团体赛的4项冠军;刘子歌获2013年游泳世锦赛女子200米蝶泳的冠军;陈霞、郑洁、方洁、赵瑜洁、闫颖颖等女足队员代表中国获得2014年青奥会冠军。市体校严把招生关,注重科学化训练,逐步提高训练水平,积极向本市优秀运动队输送优秀后备人才。在里约奥运会周期内,市体校的13支运动队共计向上输送35人。始终保持高水平的训练与教学水平,并拿出极高的成才率,这让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连续16年跻身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之列,市体校已成为上海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龙头”与“蓄水库”。

强化科学训练 提升信息化水平

青少年因生长发育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决定了训练目标任务的多样性。对此,市体校建立了阶段训练监控模式。学校以教练员自定的目标为主,每年上、下半年由教研组组织进行身体素质及技术的测试,邀请项目专家参与测试成绩评估,由带训教练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阶段训练状况、提出阶段的训练目标。同时充分运用校内科研资源对重点队员进行生理生化、心理等进行测试和评价,为运动队训练提供帮助。这种以建立阶段训练监控指标和测评方法为主的重点运动员阶段训练效益评估体系,给教练员提供了反思训练理念、思路、训练负荷和安排、方法手段等是否正确和有效的一个分析框架,有效地促进了训练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近年来,市体校根据青少年阶段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总结学校优秀教练员的训练经验,研发了“青少年训练方法”课程标准。2014年,羽毛球项目进行了“10—12岁青少年羽毛球训练方法”课程标准的撰写与影像教材的制作。2015年至2016年完成了“青少年田径跳高训练方法”、“青少年击剑训练方法”两项课程标准制作。2017年,柔道和排球两个项目课程的影像教材制作正在拍摄进行中。与此同时,市体校在羽毛球、篮球、田径、柔道、击剑场馆安装了训练实时拍摄和回放系统,推动了智能化训练场馆的建设,此举给教练员的训练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此外,市体校还建立了教学训练资源库,逐步配置各项目的教学资源,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可视化的训练资源和训练指导。高质量的发育和伴随发育的针对性训练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的关键,因此市体校充分发挥和利用上海市青少年选材育才中心的作用,加强了对重点运动员的测试、监控、营养、伤病排查和治疗等保障,在体能训练上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帮助。市体校还与上海体育学院合作,在羽毛球、女排项目上开展心理、作风在训练比赛中培养的实证研究,提高训练的综合效益。

打造国际化视野教练员队伍

去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的足球场上出现了两位外籍教练的身影,他们是由市体校专程从德国足协引进的外教安德烈与迪恩。通过观察市体校女足的训练,安德烈表示将在创造能力、团队能力、应变能力三个方面给球队进行提升,让每个球员的技术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在身训房里,来自英国的体能教练大卫正在给市体校女排运动员们进行体能训练。大卫来到市体校工作已有一年多,已学会说中文的他用中文指导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并亲身做示范,达到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市体校已配备3名外教,70%的运动员都配备了专门的体能教练,形成了团队化训练的格局。在教练员人才培养方面,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以排球“国家体育总局精英教练员”王颖毅,田径、游泳、篮球“上海市优秀教练员工作室带头人”瞿一敏、谭英姿、沈瑜,排球、羽毛球、现代五项“上海市明翔计划青年骨干教练员”教练员张弘、马骁、王晟源等为代表的高水平、有情怀、懂教育的体校教练员队伍逐步形成。“家长满意学校才能生存,社会满意学校才能发展”已成为市体校全体教职工所认同的共同理念。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盛茂武表示,实现“家长满意”的路径为“人格塑造有特质、运动训练有特长、文化教学有特点”,实现“社会满意”的路径是建立“上海市青少年运动选材育才中心、上海市青少年高水平活动中心,上海市青少年运动训练实训中心,上海市青少年体育文化国际交流中心”四个中心,“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正围绕这一目标,不断提升体校的内涵建设,努力打造上海体育人才培养的‘龙头’和‘蓄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