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心全力守好苏州人“米袋子”
全心全力守好苏州人“米袋子”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根本大事。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六稳”“六保”成为工作报告的关键词之一。守住“六保”底线,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夯实粮食安全底线,在“六保”目标中居于基础性、前提性地位。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心全力守好全市人民“米袋子”,切实扛稳保障苏州粮食安全的重任担当。
收购 颗粒归仓
“据悉,今年小麦苗情长势为近六年最好,今年苏州市小麦种植面积65.1万亩,总产量约22.7万吨,预计全市小麦收购量达18万吨。
夏粮收购是全年收购工作的首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苏州市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下的分级负责制,牢固树立市场化理念,健全优粮优价市场运行机制,落实好收购资金、仓容、运力、信息等举措,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收购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开展市场化收购。在加快周转提高仓容使用效率基础上,通过租赁方式,有效利用民营企业、社会企业、加工企业仓容,充分挖掘社会仓容潜力。严格执行价外补贴政策,具体标准为原收购价的基础上增加0.1元/斤,确保不折不扣惠及种粮农民,提高种粮农民收益,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苏州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水稻价外补贴政策,2013年开始实施小麦价外补贴政策,在市场收购价基础上每斤补贴本地农民0.1元。价外补贴政策实施以来,每年直接促进农民增收1亿元左右。
储备 藏粮于技
近年来,苏州市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动摇,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不松懈,全力推进“国家粮安工程试点示范市”建设(全国唯一)、“江苏省粮食科技创新示范市”建设和“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围绕主线,突出主题,聚焦主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优化布局、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等举措,基本建成了以中心库为主体、骨干库为重点、收纳库为支撑、专业市场为依托以及公铁水三路共同推进的现代粮食仓储物流体系。
截至目前,全市有效仓容达到146.77万吨,其中,现代型仓容占比95.4%。
保粮食安全,要藏粮于技,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生态储粮,全市投资1000万元推广水源热泵低温储粮技术。合理配置烘干机械,累计建成烘干设备装机容量2万多吨。苏州国家粮食储备库率先启用成品粮油准低温储藏技术,张家港市骨干粮库全面推广“集成化低温储粮智能控制系统”,昆山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研发应用了全国首台平仓机器人,昆山储备分库应用了氮气储粮技术。
保供 货足价稳
落实地方粮食安全保供职责。我市是个典型的粮食主销区,自给率仅为30%左右,粮食安全保供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按照成品粮储备市本级保障15天、县市区保障10天供应能力的标准,稳步调整粮食储备规模。严格控制地方储备粮轮换销售出库节奏,保持在库粮食数量基本稳定,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调得快、用得上。充分发挥全市361个应急供应点、39个应急加工企业、18个配送企业、48个价格监测点的应急保障网络,满足应急供应需求。
落实重要储备物资保供职责。疫情高峰期间正值春节,为合理调控猪肉价格,分两次在各大超市、农贸市场投放储备猪肉。第一次投放以低于市场10%的价格向28家投放点投放冷鲜肉503.99吨;第二次投放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与电商平台食行生鲜合作,推行“无接触配送”,以低于市场15%的价格,共投放冷冻储备肉180吨。
落实粮食市场动态监管职责。自1月27日起,启动批发市场和粮油价格预警监测点“双日报”制度,每天动态掌握市粮食批发市场交易量、到货量和库存量,实时监测各点位粮油库存、销量及价格变化,突出做好中等粳米、特一粉、菜油等主要粮油品种价格的监测分析和预警预报,并及时上报市经济运行协调保障机制办公室和农业稳产保供组。